《警察荣誉》:接地气的警察,不接地气的老百

时间:2022-06-09 13:04       来源: 未知

“接地气”成了《警察荣誉》的标签,看到民警烦琐的工作日常,就仿佛看到了百姓自己的生活。剧中王景春、张若昀、白鹿等熟脸齐聚,风格诙谐而平实,种种因素,让《警察荣誉》成了一部老少皆宜的“客厅剧”。

 

而这部剧中,警察的工作虽接了地气,满面笑容平易近人;老百姓却显得有些失真,不是刁猾就是无赖。《警察荣誉》聚焦了警察,却把他们身后的背景板拍得有些模糊了,甚至有些丑化了。

 

《警察荣誉》:接地气的警察,不接地气的老百姓

 

 

接地气的警局工作

 

剧集用比较诙谐的方式,向观众揭露了一个事实——派出所是一个普通的机关单位,其日常工作与居委会工作之间,也只有一线之隔。

 

《警察荣誉》:接地气的警察,不接地气的老百姓

 

 

全剧开头,年轻警力入职,领导说要临时视察,所长一听到便如临大敌,连忙走出办公室,让下属把角角落落都打扫干净,还把绿植全都搬出来,希望能给领导留个好印象。

 

八里河派出所的群众满意度,在全市一百多个派出所中,排名处于后半段,倒着数比正着数还省事。听到领导的鞭策,所长十分尴尬,出了一脑门子汗——看来,派出所的KPI,也一样难以完成。

 

《警察荣誉》:接地气的警察,不接地气的老百姓

 

 

新入职的警员中,有一名烈士子女,她的父亲和所里不少老人都关系匪浅。领导特意点明她的身份,话里话外都让大家重点照顾,别让她干太累的活。

 

《警察荣誉》:接地气的警察,不接地气的老百姓

 

 

这部剧对警局的展现,并没有刻意强调“正能量”的存在,而是刻画出了些许的官僚气。这种不加滤镜的行政单位作风,并没有引起反感,而是更强调了环境的真实感。

 

剧中民警的日常工作,不仅包括抓抢匪、人贩这样的“大活”,还有看监控找尿不湿、调解村民偷鸡矛盾、给流浪猫接生等等。一个年轻的民警刚刚入职,就被安排去看数百个小时的监控,看得两眼通红。可见,民警的日常工作既繁杂辛苦,还往往费力不讨好,他们调侃自己,是“社会的抹布”。

 

《警察荣誉》:接地气的警察,不接地气的老百姓

 

 

《警察荣誉》没有给民警赋予“伟光正”标签。剧中的民警平凡、疲惫,会喊苦喊累,也尽职尽责。恰恰是这样的人物形象,才让人觉得真实可信,也才是服务百姓的形象。

 

真实生动的人物群像

 

剧情从四个年轻警察的入职展开。这四个年轻人,每个人都能代表一个类型——热情过度的理想青年、受照顾的关系户、高学历的书呆子、低学历的机灵鬼。

 

几个性格迥然不同的年轻人人,有不同的家庭背景、成长路径。其中,赵继伟是一个比较典型的中式“好孩子”形象。他没背景、没家底,而工作积极性强,租不起房子,就一直在警局凑合。领导关心他,想为他提供床位让他休息,他还不好意思接受。

 

《警察荣誉》:接地气的警察,不接地气的老百姓

 

 

和他形成鲜明对比的,是夏洁。作为烈士子女,她一进警局就带着“关系户”的光环,不愁基本的生存条件,也不用干任何苦累活。然而,她也有自己的苦衷——烈士家属往往不希望子女继续做警察,因此夏洁的工作,处处受母亲和领导的牵制。她其实是个挺要强的人,希望自己能去锻炼、有成长,在父辈的过度保护下,她迟迟无法向上迈步。

 

《警察荣誉》:接地气的警察,不接地气的老百姓

 

 

烈士家属也算是一个特殊群体,高考加分也好,职场绿灯也好,有时这种照顾也是一把双刃剑,会带来人们意想不到的影响。夏洁这个有些敏感的身份,给了观众很多思考。

 

剧集也通过四对师徒关系,向观众展示了警察职业背后的辛酸。初入职场的警察有一腔热血,而经验丰富的老警察,或许已经在被误会、被处分的艰难工作中,淡去了信念——李大为不顾师父嘱托,自己抓犯人、当出头鸟,被一顿痛骂。他并不知道,处处严格要求自己的师父,曾因拯救自杀少女失败,被家属告到上级,不得不接受处分。

 

《警察荣誉》:接地气的警察,不接地气的老百姓

 

 

对年轻警察来说,经验的不足,时常会带来莽撞或者软弱。他们有的是接受上级痛批、含泪反省,有的则是退到一边,默默消化。不同性格的人,有不同的成长方式。

 

《警察荣誉》:接地气的警察,不接地气的老百姓

 

 

目前看来,这部剧的人物形象对比鲜明,群像刻画得比较成功。而通过这些角色之间的对比,观众可以超越警察这个职业属性,找到身边环境与剧中环境的共性。可以看出,《警察荣誉》意在通过警察工作,把落脚点放在个人成长、都市生活上面。

 

百姓形象单一

拉低了剧的品质

 

有人说,《警察荣誉》是电视剧版的《守护解放西》。《守护解放西》是一档真人秀节目,本和电视剧没有可比性,但这两部作品题材、背景、风格都相同,甚至很多案件的内容也是一样的。很多观众都认为,和真人秀相比,电视剧中的百姓形象有些单一,主要是用来塑造、完善警察形象的,有点不太真实。

 

《警察荣誉》:接地气的警察,不接地气的老百姓

 

 

男主李大为第一次出警,识破了嫌疑人父母的包庇,将其抓捕归案。杨树对哭闹的父母动了恻隐之心,换来的却是全村人瞬间集合、一呼百应的集体攻击。这样的情节就略显夸张了。现实中的老百姓,除非是喝多了,否则再大的脾气,到了警察面前也会收敛一点,更不用说集合起来,团结一致地抄家伙袭警。这浓重的戏剧痕迹,似乎只是用来烘托民警工作的不易。

 

《警察荣誉》:接地气的警察,不接地气的老百姓

 

 

在后面的剧集中,我们看到和丈夫吵架后报警千叮咛万嘱咐不要打扰丈夫休息、而在丈夫自杀后又投诉民警的大妈;有不栓狗绳遛狗、伤人后仍无理取闹的老大爷;有两个一直有历史矛盾的村民在搬到一个新小区后继续纠缠,而两个村长在哪里装聋作哑;还有得了肝硬化到处讹人的王建国老人·····

 

这些老百姓都是“得理不饶人、无理搅三分”,看完后难免会让人觉得“老百姓素质低,警察太不容易了”的印象。可能个别案件都是真实的,但放在一起就有点说不过去了。

 

《警察荣誉》:接地气的警察,不接地气的老百姓

 

 

还有,我们在了解到一个民生案件的时候,会自然地认为案件的主角是民,而不是警——矛盾总是集中在嫌疑人、受害人身上,警察的作用是促使事件产生结果。而剧中的民生案件都是简写,很少去交代前因后果。青年自杀案、扫黄打非案,都三言两语地交代完毕了,而这都是观众会自然而然产生好奇心的事件,如此简略的形式,会让人有种一口气吊在半空的感觉,上不去也下不来。

 

《警察荣誉》:接地气的警察,不接地气的老百姓

 

 

当然,警察题材的电视剧创作会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,立项难、过审难尽人皆知。《警察荣誉》以警察的视角出发,向观众展示了这个职业不同阶段的不同状态,是一部有态度、有追求的作品。本剧在创作上用了很大力气去还原生活的真实,剧中既有些“官僚”、又十分疲惫无奈,还特别尽责的警察形象,能带给观众不少的新鲜感。目前看来,这部剧人物形象生动,风格诙谐有趣,预计可以收获更多热度。